WBCSD
解释人WBCSD

开始:建立气候风险持续分析机制

气候风险分析的初始阶段旨在明确企业架构下的气候适应行动重点。通过分析可清晰识别哪些资产或价值链环节可能因气候灾害遭受重大影响,以及其暴露程度和脆弱性等级。这些洞察将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应计划奠定基础。

作为基本考虑因素,需特别强调的是,在气候适应与韧性建设语境下,风险指的是气候灾害引发负面后果的可能性。它由三个关键要素共同作用决定:灾害性(可能破坏资产的危险事件,如热带气旋、野火、地震的发生概率与强度)、暴露度(资产,如财产、设备、人员受灾害影响的程度)、脆弱性(资产在特定灾害强度下受损的可能性,受建筑方式、材料特性等敏感因素及适应能力影响)。三者关系呈现复杂非线性特征,需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实现精准评估和风险管理。

风险分析的第一步是让相关业务部门(BU)参与设计过程,通过跨业务单元协作明确评估边界。例如资产密集型企业需重点关注自有设施,业务单元负责人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而消费品包装公司(CPG)则需聚焦供应链上游风险,采购团队成为关键协作方。

范围界定后需收集相关数据启动分析:包括目标场址(含关联供应商)的地理空间数据,识别需评估的灾害类型(如火灾、风灾、暴雨),请参阅《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企业领导人指南》中雀巢公司的流程实践,并选用权威机构发布的气候情景数据(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国际能源署 IEA)。

确定范围后,收集适当数据并开始风险分析。这包括收集重点场所的地理空间数据,包括相关的供应商场所,并确定要评估的相关危险,如火灾、风灾和雨灾(例如,请参阅《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企业领导人指南》中雀巢公司的流程)。此外,选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和国际能源机构 (IAE) 等公认组织发布的气候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