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目标

具高可信度净零目标的7个属性
表:具高可信度目标的7个属性参考表
属性 | 为什么 |
---|---|
1. 在对应 1.5°C的路径中实现前期负荷型的减排 | 速度是关键——企业需要将长期净零排放承诺与立即行动和短期、中期目标相结合。前期负荷型的减排对于增加低于1.5°C情景的可能性,以及为未来的调整提供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
2. 综合减排方法 | 企业必须解决所有排放问题,包括最困难的部门。 净零排放的核心在于全面减排。在部分排放目标下,困难的排放源可以被列入剩余排放范畴,但净零排放消除了这一选项。 |
3. 谨慎使用二氧化碳的清除封存 | 企业需要同时进行减排与受法规管制的二氧化碳清除。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具有永久性影响,必须通过清除及永久封存来加以平衡,以实现持久的净零战略。 净零碳平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它将极低水平的剩余排放与数十年低水平的二氧化碳清除相结合。 |
4. 碳补偿的有效监管 | 企业需要严格的质量标准,以确保碳补偿的环境完整性。碳清除需要在社会层面与环境层面都具备完整性,这与碳补偿的全面性及适当监管有关。过去的经验表明,如果不对碳补偿的品质标准加以提高并严格执行,其在环境层面的完整性将难以保障。 |
5. 公正转型至净零排放 | 实现净零排放的责任必须公平分担。一些国家可能需要比其他国家更快地实现净零排放;而发展中国家则需要支持。 公平是气候行动的重要考量因素,取决于各国之间如何分担实现全球目标的责任。 |
6.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态目标保持一致 | 净零计划应与互补的可持续目标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对生物多样性与原住民的负面影响)。 气候变化应被视为当前最紧迫的社会生态挑战之一,而这些挑战大多相互关联。例如,土地利用的变化既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最大驱动因素(约占全球陆地栖息地完整性下降的30%),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占23%)。 |
7.追求新的经济机遇 | 例如,净零繁荣可以通过清洁投资、再生经济以及可持续增长循环来实现。为了确保此种转型是公平的,需要加强跨部门合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加大对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投资。 越来越明显的是,净零排放也可以成为一种经济机遇。净零排放的框架应以促进公平与鼓励更广泛社会行动的方式去把握这一机遇。 |